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(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)创建于1835年,位于广东省广州市,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医院,也是中国西医学和西医教育的发源地
。医院历经多次更名,2010年正式更名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
。
历史沿革
医院由美国医生伯驾在广州十三行创建,最初为眼科医局,后历经多次重建和更名
。1866年,博济医学院在博济医院内设立,成为中国第一间西医学堂
。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运动
。
医院规模与布局
医院现有四个院区,一个门诊部,包括北院区、南院区、花都院区、深汕院区及南校园门诊部
。2024年12月,花都院区正式启用
。此外,医院还设有海珠湾院区,正在建设中
。
学科与医疗实力
医院是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
。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、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、26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,编制床位3000余张
。医院在肿瘤微环境、RNA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跑地位
。
科研与教学
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核心,是中山大学“临床医学”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
。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,如“长非编码RNA与重大疾病”国际合作基地等
。医院还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,年度科研经费逾2.2亿元
。
人才团队
医院现有职工逾5500人,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、973首席科学家1人、国家杰青6人等
。在职博士生导师149人,硕士生导师369人
。
特色服务
2023年,医院入选粤港澳大湾区“港澳药械通”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
。2024年,医院成功实施全国首例可视化皮瓣移植术,通过元宇宙技术实现
。
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、强大的学科实力和先进的医疗技术,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,并在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
。